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承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17        文章来源:        浏览:

2025年10月14日至15日,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以“‘十五五’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会议吸引了国内环境经济学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科研机构人员及高校师生齐聚昆明,共话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

10月14日上午9时,年会开幕式在连云宾馆礼堂三楼报告厅启动。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家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董战峰研究员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夏祖义副理事长/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政策处干部杨雨凡同志、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李国墅同志、云南师范大学胡金明校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许其功院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夏祖义副理事长、秘书长介绍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长期履行“四个服务”,特别强调环境经济学分会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充分利用学术研讨活动、积极推动环境经济政策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环境决策提供了强力支撑。他呼吁分会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发挥智库作用,期待专家分享成果、贡献智慧,并表示学会愿携手各方共推政策改革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政策处杨雨凡聚焦“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主题,分享了三方面体会:一是国内外进展显著,国际上强化市场化工具、优化政策目标、注重政策组合,国内在财政支持、市场机制、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等领域成效突出。二是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通过完善环境信息披露、信用评价、绿色金融项目推荐、生态补偿条例等,推动政策体系建设。三是构建高水平体系: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政策协同,用好绿色财税、金融等工具,呼吁专家结合实践提出建议,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李国墅对云南取得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指出云南仍面临水环境问题未消除、重金属废渣治理任务重等挑战,亟需创新环境经济政策驱动绿色发展,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以年会为契机汇聚智慧,助力美丽云南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则表示,云南师范大学始终传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云南具备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也面临高原湖泊治理等挑战,其探索可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云南师范大学承办此次年会为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搭建了宝贵平台,作为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需求的高校,云南师范大学在地理科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优势,承办年会既是学习契机,也是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途径,期待专家们贡献智慧,为云南省环境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智库支撑。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许其功院长发表致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环境经济政策迎来创新窗口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智库,环境规划院将依托“十五五”规划研究,深化绿色税收、生态补偿、气候投融资、EOD与ESG等政策工具创新,持续为生态环境部党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清华大学王灿教授、北京大学王奇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董战峰研究员等6位专家做了大会主旨报告,分别围绕《全球碳中和进展评估》《碳中和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从生态财富到经济财富》等主题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为“十五五”环境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14日下午至15日,年会设置5个分会场、8个专题议题与1个青年论坛,涵盖“十五五”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绿色投融资机制、生态综合补偿、数智化赋能环境政策、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等关键领域。在“十五五”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议题中,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科研机构专家分享地方政策实践,提出优化绿色财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具体路径;绿色投融资政策标准与机制创新议题则聚焦企业绿色生产力、蓝色金融工具等热点,为社会资本参与环保领域提供新思路。

青年论坛上,14位青年学者围绕稀土贸易网络、企业碳减排策略等主题汇报研究,展现环境经济学领域青年力量的创新活力。此外,年会组织召开环境经济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代表大会,审议分会工作进展并探讨学科发展方向。

云南师范大学作为承办方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参会嘉宾在交流学术之余,感受到昆明的宜人气候与云南的多彩文化。参会专家纷纷表示,此次年会不仅搭建了理论与实践对接、全国与地方联动的桥梁,还为“十五五”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凝聚了共识、贡献了智慧,将有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咨询电话:0871-67337745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298号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2022 管理学院